婚姻(Msqun)
上帝在創世之初,因感於這綿繍的大地無人照料,因此創造了一個男人---亞當。後來上帝發現這個男人,即使是在不虞匱乏的大地裏,還是會覺得枯燥無味,因此,上帝也不等亞當上疏稟奏,就趁他熟睡之時,從他的腰間拔出一根肋骨來創造一個女人---夏娃。上帝一開始就料到人類容易寂寞,不可能單獨生活,所以規定男女必須合在一起,共同生活。在許多古老的民族神話裏,也對男人與女人相合的故事多所著墨。在泰雅族的起源神話中,也流傳著在發源地時,有一對男女從一塊巨石中走出來的故事,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因此,男女相合,自是其來有自,實不需吾輩贅費唇舌。
南山部落的族人,對於為何男女必須結合的理由,一向保持不知所以然的態度,編者的旁解是,「雖不知其所以,但卻信其必然」,這個意思就是說:「即便是你說破了嘴,要我說出為什麼會這樣?我也只能不回答你的問題,但我相信,這件事情是這樣來的!」。就是這種懞懞懂懂的情境,造鑄了南山部落族人消極的婚姻觀,也讓這個部落自古就存在著普遍性離婚的社會問題。
南山部落族人的婚姻觀,蘊含著宿命,自然與坦然接受的因子。他們不認為自已可以決定婚姻的要件,就如隨時也可以結束婚姻的狀態一樣自然。部落的Gaga固有嚴明的夫妻之道有關規範,但卻也無法阻斷人心澎湃的思潮與變遷。也許「不逆父命」對傳統來說是一種美德,但卻也可能是「最痛兒女心」的濫觴。部落女性耆老Yabung nayut有這麼一段無奈的過往「以前提親很好笑,在說親時如果女孩不想離開父母而痛哭失聲時,這樣就會被認為是巳經同意了,而且哭的越大聲男生就會越興奮。以前的人離婚不比現在少,因為有的男生根本就不是女生要的,是父母親逼的」。過去部落有這種遭遇的女性非常多,明明是巳經有傾心的男孩了,突然媒妁一來就全部改觀了,留下無限的惆悵。部落女性耆老Unang suyan也經歷過一段肝腸寸斷的往事,她在十八歲時,奉父母之命引贅部落青年Masing koyaw,可當時Unang suyan巳經煞到住在隔壁俊挺的Tana nomin,但是又不敢忤逆父母,所以就心不甘情不願的同意了。話說當時Masing koyaw會被Unang suyan的父母看中,係因為他當時在做仲介鹿茸的生意,常與平地商人在一起,看起來賺了不少錢。據Masing koyaw自已說,他年青時就巳在台北淡水一帶賣鹿茸,部落族人的鹿茸都是透過他轉賣給台北的中藥店。後來Masing koyaw就遷住在Unang suyan的家,不過Unang suyan心裏還是惦記著Tana nomin,Tana nomin這廂也是痴心漢一個,他心裏的焦慮也不比Unang suyan好到哪裏,大約數把月後Unang suyan就開始Mtqeri(同床異夢)了。這Masing koyaw什麼大風大浪沒碰過,當然一眼就看穿Unang suyan在想什麼?於是他便黯然的離開Unang suyan的家。可對方的老人家就不這麼想,氣呼呼的找Masing koyaw的母親理論,Masing koyaw的母親知道自已的兒子跑回來就是不對!於是就拿一塊地給對方賠不是,Masing koyaw這時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而且還弄到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地步。Unang suyan終究還是如願了,她後來就嫁給Tana nomin,還生了一堆兒女。
婚姻之禁忌
過去南山部落族人對婚姻有很多的禁忌,其中犖犖大者首推,結婚後絕不可以Apal(搞扒灰),據說過去部落還真不少這類事情發生,這也許就是我們前面所談到的那些現象的後遺症吧!不過也還好,一般都不會扒到自已人,因過去族人都非常的重視血緣關係。其次,男子結婚不能讓一個「帶球跑的女人」進門,因這樣會被認為是不淨的。
過去部落族人討媳婦,很重視女方織布的功夫,因過去家人所有要穿的,蓋的,舖的都要使用到布料,不會織布的女生,過去根本就沒人要。部落女性耆老Yabung buta說:「以前一定要會織布,像衣服,被子等都要自已織出來,所以以前就要一直不斷的織布」。另一位女性耆老Yabung nayut也說:「以前的女人如果很能幹,事事都能做叫ngarux kneril(像熊一樣的女人),如果是什麼都不會做叫ttutan kneril(無能的女人)」。
近親通婚,在過去的南山部落是絕對禁止的,所以過去的父母親會主動告訴孩子他們的親戚是誰?現在的部落族人巳經放寬了這個限制,認為超過三代就可以通婚了,不過有些耆老,還是堅持親戚不管到幾代,都不可以互相通婚。過去部落偶有近親通婚的事發生,雙方的父母一般都以嚴厲的作法來因應,部落耆老Masing koyaw對近親通婚有如下的一段敘述:
Yukan:我們以前的GAGA親戚到了第幾代就可以結婚?
Msing:以前若知道彼此是有親戚關係,到第六,七代都不可以在一起。那現在他們不知道二代三代就在一起。
Yukan:那親戚中只要有一個長輩還活著就不可以嗎?
Msing:是的!他會告訴他們有關親戚關係的脈絡。
Yukan:那如果男女雙方不知道彼此是親戚而在一起,那怎麼辦?
Msing:他們(指雙方的長輩)會阻止。
Yukan:那如果是阻止不了呢?
Msing:如果是阻止不了就不讓他們住在部落。
Yukan:會被趕到田裏嗎?
Msing:對!會被趕到田裏,過了兩三年才可以回來,怕會傳染,這種事很不好,若是同一個血緣的親戚在一起,生出來的孩子會跛腳,畸形或夭折,這就叫做Msuling(燃燒之意),所以他們很怕這種事發生。
Yukan:那三年後他們從田裏回來,親戚或部落的人會如何的看待他們?
Msing:他們不會稱呼他們女婿或媳婦就直接叫他們的名字,到現在也是一樣啊~
結婚儀式
南山部落過去儘管物資缺乏,但若碰到要辦喜事,總是想辦法要張羅一番。現代的美食是沒有,不過傳統的美食就一項也不能少,什麼鹿呀,山豬呀,山羌的,總是要擺到親朋好友有吃又有得拿,好不豐盛,一點都不輸過Smatu。
講到結婚儀式,就要從Smye(相親)開始說起,過去南山部落的族人很重視Smye(相親),總得要事先規劃一番,從媒人的人選到「纏功」的功力,甚至是「搶人」的手腕,都要精心的研究研究。部落耆老Iciro ipay說「以前要去提親前,男生要先將自已的Tokan(網狀背袋)掛在女生家的屋簷下,並拿一支Bneloq(箭)偷偷的藏在女生家,女生家若把Tokan拿走,就表示允許男方來說說看,這時男方家會尋找能言善道的人來幫忙說親。到了女方家,媒人也不囉嗦直接就把來意說出來,這時媒人就會說:「我想你一定知道我的來意,古有明訓說:你們養女兒就是要將她嫁出去,這樣我們才能生養眾多,我並不是帶著惡意,而是帶著誠懇的心試著來探求你們的意思。此時女方家若無回應,媒人就會在女方家過夜,吃飯時,女方家人雖沒請吃飯,媒人也會落落大方的擠在一起吃飯。第二天早上起床,媒人就守在女方父母的床前繼續「說親」,媒人會很專心的聽女方父母所說的每一句話,只要一模稜兩可或語意晦澀難懂時就切斷他們的話,並直言女方父母巳經同意了。還有,當女方之母親捨不得女兒離開而放聲大哭時,媒人也會當場宣佈提親巳經成功了。有時媒人也會用詐術,偷偷的告訴女孩說妳母親巳經同意了,這時女孩就會哭著說,既然我媽媽巳經同意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這時媒人就會很快的跑到女孩媽媽面前說,妳女兒巳經答應了!女孩的媽媽聽了之後就停止了哭泣欣然接受了。女方父母同意之後,男方就會立即帶一隻雞到女方家煮給他們吃/過去部落族人比較清苦,所以過去的男人喜歡找有十支腳以上(穀倉的腳越多,就表示越富裕)穀倉的人家來相親,其實這種人家也很願意被相親,因為他們很需要做工的人手。過去男人很喜歡入贅,一來抱得美嬌娘,二來又不愁吃穿,有時候男生會從妻家拿一些米糧送給自已的父母孝敬。男生大概在妻家五六年後就會搬出來Muci(分戶),重新成立另一個家庭。/Smye(相親)成功了以後,男方就會向Pklahang gaga(小頭目)稟告佳音,然後Pklahang gaga就會召集Qutux gaga的成員來研商婚事的準備。在確定結婚的日期後,Qutux gaga所有可以上山打獵的男人都要上山打獵,包括要結婚的男生和他的家人,在出發前Pklahang gaga會主持Tmring qsya(以水誓約)的儀式,並祈福說:Utux bnkis!ragi sami, biqi sami ini pskyut na qsinu,pa sami ani magal qelis uzi,ani sgalu cikah mrkyas qani,mhway su balay!(祖靈啊!請幫助我們,賜給我們取之不盡的動物,不要讓我們身負傷病,請多多關照這個年輕人,謝謝祢!)當獵團回來後,就把獵物存放在男方家貯藏,準備結婚時食用,男方一般所準備的食材,除了各類山產外,還包括小米糕,地瓜,豆類,Yahu(龍葵)湯等,當然小米酒是取之不盡,無限供應的。在結婚當天,男方要到女方家迎娶,女方所有的親屬也會同時一起到男方家來,大家就圍坐在地上,酒菜食物就跟著陸續擺上。當喜筵進行到一半,男方家族就要聽聽女方親戚對喜筵菜色的看法,這時女方家族的人就站起來唱著說:喔~~~~~真不愧是Cinmuyaw(富裕)人家,所準備的菜餚如此的豐盛,如果還有沒拿出來的就趕快統統拿出來,讓我們盡興,也讓Sayun(新娘)往後的日子能夠幸福美滿。這時男方家族聽了之後,就小米酒一甕一甕的扛,山肉一鍋一鍋的端,非得要讓女方親友吃到滿意為止」。
過去女人嫁進門後工作就很吃重,部落女性耆老Unang suyan回憶說:「我們以前什麼都沒有,每天只有吃地瓜,芋頭,小米等食物,只有等父親從山上打獵回來時才有豐盛的菜餚可吃,我們父親到山上打獵我們也到田裏工作,小孩往往是一個用揹的一個就哄他在地上睡覺,晚上回家後又要煮東西準備給從山上打獵回來的父親,如果我們沒煮晚餐,從山上回來的父親及先生也會罵我們。我們傍晚從地裏回來常常是背上揹木柴,懷裏抱小孩,回到家就要搗小米來煮晚餐;我們每天吃的就是地瓜,芋頭和小米,從來沒吃過大米,即使是這樣我們也很滿足,只要我們不要讓從山上打獵回來的父親和先生餓肚子就好了,他們回來有東西吃也就不會大發雷霆。在他們沒去打獵時我們會一起上田工作,我們都揹著小孩,工作時就把小孩丟在地裏,等孩子哭了再揹他一起到草寮煮地瓜,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從來沒吃過大米,餐餐都是吃地瓜,芋頭和小米,以前我們真的過的很苦,我們的先生上山打獵一次要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家裏釀的酒也可以喝了,他們會急著回來喝酒,不過他們也會帶很多的山肉給我們吃,如果他們獵到水鹿就會把尾巴和耳朵用線繫好掛在小孩的脖子上,小孩常常會盼望父親打到水鹿把尾巴和耳朵帶在脖子上」。但即使如此,部落婦女還是甘之如飴,樂天知命的。
在民國三十八年以後,部落結婚的互助組織從過去的Qutux gaga變成以家族為重心,當然也有其他的家族成員願意幫忙,因以後兒子結婚時他們也會幫忙,這個習俗叫Gin-alu(記帳)。家族成員會在結婚日前的一個星期自動將兩碗大米及台幣二佰元送到要討媳婦的親戚家。結婚前一天,家族會派幾個人坐公車到平地買菜,晚上回到家後大家就合力整理菜餚準備隔天結婚時供女方家族食用,因後來(民國四十九年以後)部落有了商店,因此,酒品與汔水等飲料就在部落的商店購買,在這之前,還是用自已釀的小米酒。這時期的結婚儀式,也由過去由Qutux gaga的Pklahang gaga(小頭目)主持改由教會的牧師來主持,全程由牧師依教會儀式進行。一直到民國六十八年,當時在南山長老教會當長老的Iciro ipay(陳市義)認為現在的喜筵方式很麻煩又不符經濟效益,因此,提出改成如平地社會收紅包請外燴辦的方式,得到大家的支持,部落第一個辦收紅包辦外燴的喜筵是Poro(張福財)結婚的時候。
南山部落族人結婚,男方要送給女方黑毛豬數頭的習俗叫Sapat,Sapat的豬一定是要黑毛的,若是送白毛的,會被視為是存心看不起人的意思。還有,族人嫁女兒,要付給女兒的Pintnaqan(兄弟,唐表兄弟 )每人新台幣二佰~伍佰元以為Qmes(摭羞之意)的習俗叫Rgyax(以山為屏障之意),至於金額之多寡,則視血緣的遠近而定,以上這些習俗,至今仍照舊沿用。
部落婚姻狀況
南山部落嫁娶的流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Qutux gaga時期(民國三十八年以前)部落主要是以內部嫁娶為主,外嫁的情形只有幾位而巳。到了橫貫公路開闢時(民國四十六~五十二年),部落刮起一陣嫁Ckoku(外省人)風,前前後後約嫁十幾個女孩。民國六十年~七十五年間係梨山地區黃金時期,部落共有三十幾位女孩嫁到那裏,當時還造成部落男生無妻可娶的窘境。現在拜高冷蔬菜高收入之賜,部落婚姻才又回到較穩定的狀態,現在有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女孩嫁到南山部落來,也有不少是娶漢人的女孩,形成一個血緣大溶爐。
南山部落的離婚狀況一直很嚴重,這個問題並不是現在才有,部落女性耆老Yabung nayut也認為在以前也很嚴重,離婚的原因有很多,如過去在Qutux gaga時期父母決定的離婚原因,以及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價值扭曲下的離婚原因,還有不堪另一半整天喝酒不工作的離婚原因及少數因生活理念不同而離婚等等。
寡婦是南山部落的一種社會現象,也有人從「功能論」來看待這個問題,認為她們是拉近漢人與部落人關係的推手,編者更拉高這個視野,認為她們是部落產業再升級的重要因子,因為有許多的觀念與技術都需要透過他們的交流才能獲得,不過在另一方面卻是讓部落男人跺腳扼腕,傷心難過。也許寡婦有她們自已的人生規劃,再加上一般寡婦都有養育子女的經濟問題,所以編者認為部落的男人要看開一點,體諒她們的處境,也多多的給予她們精神上及物質上的支持。
--Yukan ma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