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面(Matas)

     文面,一般人都以為這是泰雅族獨有的文化特徵,但這是錯誤的看法,我們若將視野放大到整個南島語系或全球土人,你就會發現其實有許多的原始民族,在過去或現在都有文面或文身的風俗習慣,如愛斯基摩人,布須曼人,新西蘭土人及海南島的黎族等(林惠祥/文化人類學,P382)。一般文面(身)的性質有兩種,一種是文化性的,另一種是懲罰性的;文化性是基於美感或藝術的呈現,而懲罰性是對罪犯所採行的措施,中國古代獄所常有將人犯黥涅的行為,目的是讓犯罪者無顏面對世人。

     文面,在原始或野蠻人來說是一種美感及威武的表現,美感係基於對異性的吸引,而威武則用於嚇唬同性的競爭。在屬於皮膚比較白的土人,全身文繪可以用來偽裝以欺敵。野蠻人文面(身)男人較女人花俏,這部份可以從「鴛鴦理論」來理解,男人需要複雜的紋路來吸引異性的注意,而女人剛好相反,因她沒有競爭的問題,所以略施粉粧即可。

     關於文面欺人的神話,泰雅族有這麼一則趣譚,在盤古開天時期,有一男一女從大石頭裏走出來,他們係兄妹。有一天妹妹有感於哥哥身體逐漸壯碩,需要異性的渴望常形於外,奈何舉目四下別無他人,而人類的香火又不能不傳,於是她情急之下巧生一計,她對著哥哥說:Nyu trang balay qu hi su la,aki blaq magal su kneril la!(你巳經成人了,你應該討媳婦了!)這哥哥回答說:Ima qu galum mu pi?(那我要娶誰呢?)妹妹這時就說了:Sasan suxan usa qsyap rgyax qasa,cyux kya qutux mkrakis,hiya qu kneril su(明天早上,你到對面山去,那裏有一位清秀姑娘,你可以娶她為妻),妹妹說完話就轉身走了。這時妹妹為了不要被哥哥識破,就拿起木炭往臉上塗,只露出一雙眼睛。到了第二天早上,妹妹就先到對面山去等哥哥。不一會兒,哥哥也到了,這不看還好,差點沒把他嚇到從山頂摔下山谷。這哥哥暗自罵道:好一個白賊(台語)妹妹,竟敢給我開這麼大的玩笑,不要命了!這妹妹也活像他肚子裏的蛔蟲,很清楚他在想什麼,就對他說:這世上只有我一個女人,你又不可以跟你妹妹結婚,你不娶我難道要孤獨一生嗎?這哥哥聽了,覺得也蠻有道理,於是也就不管她一臉烏七抹黑,馬上就跟她行房,後來妹妹就懷孕生子了,也才有我們今天的泰雅族人。以上這則神話故事,就是後來泰雅婦女文面的由來。

     泰雅族係台灣原住民兩個具有文面文化的其中一族(另一族為太魯閣族),其臉面的紋路男女有別,男生在額頭前及下嘴唇下方各剌一條縱槓(如圖六十二之一),寬約15~2公分,而女生則從兩邊耳緣順著兩頰橫過嘴巴呈V字型(如圖六十二之二),寬約5公分。

為何要文面?

     族人對於為何要文面的問題,始終沒有一個共通的定義,但綜觀各家文獻資料及部落耆老的田野資料,編者據此整理出以下幾個說法,俾供讀者品賞。(一)成年說:過去部落族人認為,未成年與成年是需要分際的,若不分際,將影響個人在將來Qutux gaga(祭祀團體)祭儀活動時參加資格的問題,也關係著各Qutux gaga(狩獵團體)狩獵時的捕獲量,因此,在過去的社會生活裏,是否為巳成年與有沒有做文面分際嚴然是組織裏相當被重視的一件事。而過去部落族人沒有年齡的計算依據與觀念,所以,是否巳屆成年的判斷,通常是以人體變化的徵候與活動的能力為觀察之依據。如,男子的喉頭巳突出,可以隨著獵團出獵了。女孩的月潮巳開始,可以獨力織出布來了等等---。(二)技藝說:這是一種以Qinbaqan(能力)為是否巳屆成年的判斷概念,過去部落族人係共享互助的生活團體,非常重視「能力」的問題,並以此來衡量個人在組織裏的貢獻與依此貢獻的程度來取決其應該享有的尊榮與福利。講的如此莊嚴,其實也不過是衡量男生的狩獵能力與女生的織布技術而巳,部落女性耆老Apay pasang說:「我以前聽我媽媽說,沒文面的女孩是不能出嫁的,也被認為是Mttutan na kneril(無能的女人),以前的女孩若很會織布,臉上的文象就很壯觀,約8~10公分寬;若是普通的話,大概就只有3~5公分寬而巳」。男生若可以跟著獵團出獵,不管有沒有獵到動物都可以施以文面,因過去各Qutux gaga(狩獵團體)人力不足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以下摘錄了一些編者在與部落耆老針對參加狩獵年齡的限制的談話內容,俾供讀者參考。

報導人/Hayung suyan(楊登貴)

編者:你幾歲跟你父親上山打獵?

報導人:我很年輕,差不多十五歲喔!

編者:十五歲了,那時你巳經正式的打獵了嗎?

報導人:沒有!是去吶喊

編者:那你是在幾歲才正式的參加打獵?

報導人:二十歲

報導人/Iciro ipay(陳市義)

編者:請問你是幾歲才開始上山打獵的?

報導人:我十五歲就跟我姨丈hetay nomin(張紅花之夫)上山打獵,但因為當時太小了跟不上腳步,等到我十七歲後才真正的開始打獵。

編者:為什麼要到你十七歲以後,才開始真正的打獵?

報導人:小孩子上山打獵,若是放陷阱十歲時就會跟父親上山,若是打獵就要十五歲以上了,因為巡陷阱比較輕鬆,打獵比較辛苦。

報導人/Yukan buta(陳仁義)

編者:你是幾歲開始跟你父親上山打獵的?

報導人:我從十幾歲就跟我父親打獵。

編者:是巳經小學畢業了嗎?

報導人:是的!以前除了上山打獵就沒有什麼事好做。

編者:剛開始你就參加打獵了嗎?

報導人:沒有!剛開始要學放陷阱。等我有體力了才開始打獵。我們小時候是負責吶喊的任務。

由以上的這幾段訪談內容,其實也可以反證過去,得到過去的男孩大約都是在十五,六歲時就可以施以文面的結論。(三)英雄說:日本在據台理蕃之初,對時稱「北番」的泰雅族人頭痛不巳,泰雅族人寧死不屈的精神曾讓日本人吃盡了不少的苦頭,據當時負責蒐集泰雅族田野資料的日本學者之報告,發現文面是激勵泰雅族男子奮戰不懈的精神圖騰,也是好戰及馘首習慣的心性由來。日本當局理解了以後,就全面禁止族人的文面行為。南山部落最後一個文面的人是Koyaw tahus(即編者之祖父),當然他也很快的就被派出所通緝,不過Koyaw tahus瞬間從部落消失逃離到Knazi(現南山公墓之上方),他在那裏躲了一個多月,由其母親Ali liwax偷偷送食物給他吃,派出所找不到人,就抓他的弟弟Yukan tahus來頂罪,罰他七十天的勞役,結果竟被Yukan tahus撈到便宜,等他除役後他就獲派出所的留任擔任Kete(工友)的職務。過去部落族人在出草時,若砍下人頭就可以施以文面,並獲得部落人的讚美,所以文面就成為族人英雄的象徵。(四)愛美說:愛美是人的天性,即使是野蠻人也不例外。部落女性耆老Apay pasang說:「以前的女孩都很樂意接受文面,因部落族人認為,文面的女孩最漂亮,女人若沒有文面叫Smataq(生嫰虛白之意),這樣的女人在過去是沒人要的」,所以,文面對部落族人來說是一種美的象徵。

文面的工具

     文面的工具,基本上是由Atuk(針槌),Ttucing(槌子)與I-loh(炭粉)這三件東西所構成的,剌青時剌青師會在欲剌青的部位用Atuk(針槌)扎,扎出血來,然後再把I-loh(炭粉)塗抹在傷處。在最早還沒有鐵針時,Atuk(針槌)的針是用植物的剌來結,據說剌青過後,臉部會瘀腫,大概一個星期後才慢慢消褪,而文面的紋路也清晰可見。

誰來文面?

     文面的工作一般都是由女人來做,可能是因為女人比男人手巧流利吧!執行文面是有報酬的,一般會送珠衣,織布或牲畜等謝禮給文面師。過去南山部落沒有本地的文面師,都是從花蓮立霧的太魯閣族人與新竹尖石的族人來部落文面,花蓮的紋路比較寬,而新竹的比較窄,但各領風騷各有各的特色。

                                          --Yukan masi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yanan 的頭像
    Pyanan

    南山國小

    Pyan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